第二章 通识_我的旁白修行人生
笔趣阁 > 我的旁白修行人生 > 第二章 通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章 通识

  钟吕之声退去后,陆平安心情久久难以平复。

  半夜三更,辗转难眠的陆平安裹着锦被,蹑手蹑脚的穿过屏门。此时透过窗子微弱的夜光,依稀能看到屏门后的隔间多了一张陌生床铺。

  他伤势未愈,需要有人伺候,而月桃又是个懂事且自律的丫鬟,所以就从偏房搬了过来,方便他随时传唤。

  陆平安走进隔间,提起一旁放置的油灯和火折子,待转身准备离开时,他的脚步又忽然顿住。

  看向床铺上蜷缩成一团的小丫鬟,陆平安放下油灯,屏息凝神走了过去。

  许是白日里忙活一天,晚上又给他烧水添炭的缘故,床上少女睡的格外酣甜。

  陆平安走上前,轻手轻脚的将少女露在外面的胳膊放回被子里,又把被角掖好后,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卧房。

  屋外春寒料峭,纵使裹着被子,他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哆嗦。

  不愿在外面多呆,陆平安点燃油灯,循着书房方向快步离去。

  陆府,书房。

  《大千御经》有云:东望山有泽兽,能言语,通万物之情,晓天下万物状貌。

  《神异经》有文曰:西北荒中有小人焉,长一寸,围如长。朱衣玄冠,乘轺车,导引有威仪。

  人遇其乘车,并食之,其味辛楚,终不为虫豸所咋,并通识万物名状,兼杀腹中三虫。

  陆平安翻遍房中文卷书籍,除了在两册带有神话性质的经文中看到类似的传说后,便再没能查出其他线索。

  最终,他只能将脑海中的异常归咎于自身。

  不过这能力怎么好像有点鸡肋?

  陆平安触摸砚台上放置的毛笔,凝聚心神。

  熟悉的讯息再度浮现。

  再触摸身上披着的被子——

  沉吟片刻,陆平安又将手掌往身下探去。

  经过一段时间摸索,陆平安有所明悟。

  只要是他有意识的去触摸某件物体,都会有相关的物品旁白出现。

  小到土块石粒,大到书房墙壁,事无巨细,各种物品均有标识。

  他似乎真的能通晓天下万物名状。

  二月,绀香。

  天色未亮,积蓄整夜的清寒之意尚在屋外徘徊。

  被生物钟叫醒的月桃早早穿衣起床,在看了眼里卧,确定公子睡的安稳后,方才提着油灯前往厨房务事。

  等烧完热水,泡好净面用的皂角香丸,小丫鬟便又开始打扫屋舍,清理昨夜旧炭。

  此时窗外鸟鸣渐起,屋里窸窸窣窣的动静也叫醒了睡梦中的陆平安。

  ——嘶!

  伸个懒腰,不经意间扯动身上伤痛,陆平安禁不住痛嘶出声。

  月桃听到动静,慌忙放下手中活计,一路小跑过来,关切道:公子你醒啦,身子好些了吗?

  好多了。

  陆平安掀开被子一角想要下床更衣,就看见自家的丫鬟熟练的取来靴袜衣袍。

  几乎是肌肉记忆,他下意识就抬起一只脚。

  瞅着身前年仅十三四岁的小丫鬟跪坐在地上就要给他穿靴戴袜,陆平安神色莫名。

  这万恶的传统乡俗风物。

  陆平安犹豫片刻,最终还是伸出双腿,选择了入乡随俗。

  待穿好衣冠,便用柳枝配着盐巴开始洗牙漱口。

  陆平安的动作生疏中又透着熟稔,唯一不同的或许就是从站着洗漱,变成了蹲在地上洗漱。

  一切做完,他又在丫鬟的帮助下,给伤口重新涂抹了药水。

  公子还疼吗?月桃手中动作轻柔,生怕弄疼了他。

  疼过了就不会再疼了。

  平静的话语响起,陆平安侧过头,看向镜台。

  此时铜镜里昏黄的人影,恰如昨日枯枝,或许会重新吐出新芽,却绝不会再如昔日般,呆挂枝头,任人折撷。

  陆府虽然只是个闲散伯府,但伯府该有的布局却也一样没落下。

  游廊影壁,垂花门墙,五进五出应有尽有。

  陆平安离开居室后,便沿着抄手游廊在府内四处闲逛。

  眼前古色古香的风景本是寻常,但如今的陆平安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体会。

  如此宅院固然当得起富贵门第,但在这高官贵胄遍地走的京城,却是远远不够。

  陆平安瞧着游廊外精心打理的花圃,隐约间好像看到了红楼里贾家的光影。

  那么富贵的贾家,堂堂国公门第,都免不了败落,眼前这座小小伯府,又怎么能经得起风吹雨打。回想起琅邪王世子还有那勇冠侯府的小侯爷,陆平安呼出一口雾气。

  寒风灌进游廊,有管家自花圃斜对面匆匆赶来。

  公子怎的跑到这儿来了?

  打个照面,已经上了年纪的老管家开口道:早食已经备好,夫人没找到公子,特意让我来寻,公子是打算去膳厅就膳,还是让厨娘把饭送到后院?

  有劳陆伯,我去膳厅就好。

  中堂膳厅。

  陆平安跨过二门,转过拐角,就看了坐在膳厅静候他的家人。

  左边座位上穿着圆领深青色员外袍,正在喝茶的是他父亲陆逢春,另一旁正弯腰整理饭桌的妇人则是他的二娘程湘云。

  陆平安生母病逝的早,所以是二娘程湘云将他带大的。

  同时她也是陆子骞的生身母亲。

  自从陆子骞‘意外’身故后,程湘云就得了一场大病,好在最后挺了过来。

  自那之后,程湘云就对他格外照顾,胜似亲生。

  就是偶尔会唤错名字,把‘平安’叫成‘子骞’。

  平安来了!快,快进来,外面凉。妇人瞧见了站在门外正出神的陆平安,连忙往里招手。

  陆平安和煦一笑,快步走进膳堂。

  饭桌上,陆逢春询问完他的身体状况后,又开始絮叨。

  平安,为父知道你生性敦厚,不爱招惹是非,但也不能太老实了

  一旁,程湘云眼睛微红,却是又想起了早逝的亲生子。

  陆平安沉默片刻,放下筷子,平静道:以后我不打算再去国子监读书了。

  读书救不了自己。

  大虞国祚三百年,期间读书人封侯拜相的多是正当其时的世家子弟,像陆家这种落魄寒门出身的,想要更进一步却是难上加难。

  而他又自认不是读书的那块料。

  之前在国子监苦读十年,落得什么下场他自己还不清楚吗?

  与其读书还不如去修习武道,大虞朝几乎有一大半的公侯都是武夫出身,就连他家的伯爵也是陆逢春掷下官帽,撸起袖子,拼着要血溅梁柱才勉强换来的。

  乱世王朝,想要活的好,多少就得沾点血。

  再者,纵使没有太多武道天赋,可多学点护身之法也是好的。

  总不至于再像上次那样,被一群膏粱子弟打的毫无还手之力,还差些死在外边。

  听到陆平安的话,陆逢春彻底沉默。

  虽然他官路难以再进,但他一直都希望后辈子孙能依靠读书考取功名。

  一旁,程湘云看着沉默的老爷,心中不由叹息。

  她是温婉被动的性子,实在做不得什么主,家里诸事还是要靠老爷决断。

  沉默片刻,陆逢春终于开口:平安,你已及冠,做事是该有自己的考量,爹确实不能过多要求你。

  不过你要告诉为父,今后有何打算?

  我打算弃文习武,若是有机会,就去悬镜司谋个差事。顿了顿,陆平安继续道:悬镜司再苦,也总比在其他地方任人欺辱强。

  这个其他地方,指的自然是国子监。

  陆逢春听懂了陆平安的话,同时也隐约察觉到了一些问题所在。

  平安,打伤你的人

  爹,往后勇冠侯府若是有人过来做媒,你就说我早已订了亲事,让他另寻佳婿。

  勇冠侯府的?陆逢春瞬间就想到了宋家的那位惫懒千金。

  他好歹做了十几年的官,联系前言后语,当下便理顺了事情脉络。

  要是搁以前他还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御史言官时,定然不会惧怕什么侯府公府。

  但眼下

  自从小儿子夭折后,他就没了那份心气,更是有了归隐的心思。

  最终,陆逢春叹了口气,有些愧疚的看向陆平安:

  为父知道了,国子监不去也罢,至于侯府上门说媒的事。你只管放心,拒绝一件婚事还难不倒为父。

  旁边,一直默不作声的程湘云适时开口道:老爷说的对,咱不去国子监,读书没什么好的

  说罢,程湘云垂下眼帘,眼中多有神伤。

  早就不该读的

  程湘云的低声呢喃听的陆平安心里发堵。

  隐约间有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窝在心口,难以抒发。

  他想对眼前的二娘说些什么,到最后却也只是闷头吃饭。

  在以前,这里的饭桌上是有四个人的,现在依然是四个,只是有一个旁人看不见罢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